来源:互联网
发布时间:2013/12/28 11:28:03 点击率:41
2013年12月28日,西宝客运专线将开通,这是架起丝绸之路经济带的首条高铁,她承载着经济发展之梦,将科技与文明一路向西延伸,在古老丝绸之路上,向世界抒写“中国高铁”的崭新篇章。
2007年4月18日,西宝和谐号动车组列车首次在关中平原驰骋。
2010年2月6日,郑西高铁开通运营,拉近了古都西安、洛阳与郑州,300公里时速让三座人文古城,在片刻间互诉一声千年叹息。
2012年4月1日,西安北至北京西动车组列车开行,让西安到北京的时间有了动车节奏。
2012年7月1日,西安至延安动车组列车开行,陕北走进“动车时代”。2012年9月28日,郑西客专与京广高铁相连,西安首次开行至北京、深圳、武汉的高铁动车组列车,实现了三秦儿女“乘高铁、看三江,一日游遍陕粤湘”的“一日生活圈”之梦。
作为国家丝绸之路经济带新起点,陕西将加快建设综合性交通枢纽,打造空中、陆路、信息3条丝绸之路。明日西宝高铁正式开通。这条丝绸之路经济带上的首条高铁,进一步打开了西安向西的快速通道,同时标志着关中城市群1小时交通圈初步建成。
西宝高铁,是我国以“四纵四横”为主骨架的快速铁路网之“一横”——徐州至郑州至兰州高速铁路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在建郑西客运专线向西延伸段,主要承担西北地区与华东、华北及东南地区间的中长距离旅客运输,兼顾沿线部分城际客流。
2013年9月23日,西宝高铁进入联调联试,检测车最高时速达到385公里的峰值,单趟最短用时仅31分钟。计划开通初期,列车运行速度每小时250公里,运行时间为45分钟,宝鸡至北京间最短运行时间为5小时20分。
与此同时,自2012年7月1日开通的西延动车也广受青睐。截至2013年12月19日,共计发送旅客126万人次,日均客座率达99.6%。为此,此次调图西安北至延安将再次新增D5096/5次动车组列车1对,西安北至延安的动车组列车将达到3对,届时每天6趟动车组往返于西安至延安之间,更方便老区人民的出行,也促进了陕北红色旅游的发展。
此次调图,还适逢西康铁路二线工程全线贯通,对提升西康线运能,缓解运输压力将起到关键作用。西平铁路项目,也是国家《中长期铁路网规划》项目,对扩大黄陇煤炭基地外运能力,完善西北铁路网布局具有重要作用。
铁路,是经济社会发展的“火车头”。近年来,陕西高度重视铁路建设,抓住铁路加快发展机遇,一批干线铁路、能源通道和高速铁路相继建成,铁路枢纽地位不断增强、辐射带动能力凸显,铁路建设对陕西经济社会的发展发挥了重要作用。
铁路作为重要的基础设施,是国民经济的大动脉,具有投资省、运量大、占地少、稳定性高、辐射带动性强的独特优势。我省地处内陆腹地,矿产资源尤其是煤炭资源丰富,全省约有50%的旅客周转量、80%的货物周转量是通过铁路完成的。因此,铁路在全省交通运输体系中发挥着骨干作用,居于不可替代的重要位置。
“十二五”期间,陕西省仍是全国铁路建设的重点区域。到2012年底,全省建成铁路23条,营业里程4300公里,基本形成了“两纵五横四个枢纽”骨架网。铁路里程的增加带来了运量的大幅提升,8年时间全省铁路客、货运量均以近10%的速度增长,实现了客、货运量翻番。2012年,铁路发送旅客5757万人,货运量突破3亿吨。
今天,西宝高铁的建成开通,进一步强化了路网主骨架,建构了铁路快速客运网络。陕西作为中国西部高铁的发展前沿,在未来“郑西、西宝、大西、西成”等高铁将会相继在西安北站交会,高铁将推动城市更加趋于一体,人才交流更加频繁,同城生活成为现实。
与此同时,西宝高铁,位于陕西省关中平原西部,地处国家“关天经济区”和陕西“一线两带”重要经济发展区主轴。西宝高铁的开通,将进一步促进国家“关天经济区”和陕西“一线两带”经济快速发展。
加快这一区域的铁路建设,形成以西安为中心,以陇海线陕西段和宝鸡至潼关的高速公路为轴线,以国家级关中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带和国家级关中星火产业带为依托形成的新的产业经济体系,将推动“关天经济区”和陕西省“一线两带”建设,拉动地区经济内需,促进区域经济快速发展。
按照我国《中长期铁路网规划》“四纵四横”快速客运网规划,包括贯通北京至哈尔滨(大连)、北京至上海、上海至深圳、北京至深圳、及徐州至兰州、上海至成都等“四纵四横”高速铁路。
徐兰客运专线是其中的“一横”,西宝客专(高铁)是徐兰客专的重要组成部分,在路网中具有承东启西的重要作用。西宝高铁,正是徐兰客专主骨架的完善,标志着西安将成为中国丝绸之路经济带的“桥头堡”。它的建设,不仅使西安至宝鸡铁路运输通道实现客货分线运输,同时连接既有的郑西客专和在建的宝兰客专、兰新第二双线,形成高效便捷、快速安全的客运通道,释放陇海既有线运输能力。它的开通,还对加强西北与华中、华北、华东等省市的客货交流,扩大欧亚陆桥通道运输能力,增强西安在丝绸之路经济带上的交通连接作用有重大现实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