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互联网
发布时间:2013/12/30 14:10:10 点击率:19
2011年11月18日,一辆满载60个集装箱的列车缓缓驶离泸州港国际集装箱码头,一路直奔成都市青白江铁路集装箱中心而去,这标志着泸州港铁水联运首趟班列的正式开行,也标志着亚洲最大的铁路集装箱中心实现了与长江水岸的对接;
2013年7月10日,泸州—上海商品汽车滚装班轮首航仪式在泸州港集装箱码头举行。成都高原汽车公司生产的出口欧洲、中东的吉利全球鹰在泸州港集装箱码头通过民生轮船的班轮滚装上船……
把成都—泸州物流通道建成效率高、成本低、效益好的一条通道。如今,通道成果日益显现,数据显示,去年经泸州港中转的货物中,85%来自成都经济区。
“泸州港不仅仅是物流中转站,我们要将物流通道做优、做长,物流成本降低,发挥公水联运、铁水联运的组合优势。”泸州市龙马潭区委书记、泸州临港产业物流园区党工委书记郑蓉强调,泸州港不只是泸州的港,还是为成都经济发展服务的开放港,更是四川对外开放第一大港。
公水联运铁水联运
成泸物流实现无缝对接
据介绍,开通泸州至上海商品汽车滚装班轮,成功建立起了成都、泸州至上海港之间经济、便捷的商品汽车公水联运通道。泸州临港产业物流园区管委会相关负责人表示,这不仅标志着泸州港集装箱码头通过能力达30万辆/年的商品车滚装泊位正式建成投运,也标志着成都经开区、泸州港、民生公司商品汽车公水联运合作迈出了第一步。
公水联运的低成本效益已得到成都经开区汽车产业负责人的认同。此前,一汽物流(成都)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尹绍波在接受媒体采访时透露,该企业已经与泸州市龙马潭区签订了 “一汽物流—泸州临港物流基地”项目合作意向书。届时,每年5—10万辆汽车将通过泸州港运往华南地区或海外。“这样就真正实现了公水联运,不仅提高了物流效率,还可以节约运输成本。”
除了公水联运,铁水联运模式也已启动。成都与泸州已签署港口物流发展战略合作框架协议,将青白江这个亚洲最大的火车集装箱运输中心以及四川最大的集装箱码头泸州港捆绑在一起,实现了泸州港至成都铁水联运的无缝对接。
成泸运输成本还将降低
区域合作优势日益凸显
据悉,为做优公水联运物流通道,促进泸州港的快速发展。四川省制定了成都到泸州港的集装箱运输过关费优惠60%的政策,对优惠后剩余的40%部分,由泸州市和成都市共同承担,给予全额补贴。
泸州市临港产业物流园区管委会有关负责人表示,从今年起,力争通过1至3年的试点引导,构建成都至泸州港的公路集装箱货运班车免费绿色通道,进一步降低成都市至泸州港的集装箱公路运输成本。同时,希望两地能加深合作,将运输过关费的优惠政策扩展到商品拖车。
利好消息接踵而至。作为铁道部《中长期铁路网规划》的全国18个铁路集装箱中心站之一、全国铁路集装箱网络的重要组成部分,位于青白江的成都铁路集装箱中心站正式运行后,成都市西部综合交通枢纽建设迈上了新的台阶,成都乃至整个西部的大宗货物将通过这个窗口运往国内外。“这对业已实现铁水联运、拥有全川最大吞吐量、最佳航运条件的泸州港来说,无疑是利好的消息。”该负责人介绍道。
与此同时,随着泸州进港铁路、成自泸赤高速公路、宜泸渝高速公路和纳黔高速公路的贯通,为实现成都物流园区与泸州港公路、铁路、水路的自由转换,实现泸州港与成都物流园区的无缝对接提供了强有力的交通运输条件。
采访中,郑蓉表示:“泸州港的发展变化很大,与成都的区域合作优势日趋明显,泸州港将以其廉价的物流运输成本,发达的综合交通运输条件成为成都的港口,成为四川的枢纽港。”